°C
2024.11
28THU
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,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,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。 ──《請問財富.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》
美食家養成記

沿途讓人停下車的那些風景──台南青鯤鯵火燒蝦乾

火燒蝦乾使用時,只需簡單沖水免浸泡,以免流失了蝦本身的鮮甜。常備一包在冷凍,炒青菜時,乾煸幾尾爆香提鮮,有別於蝦米的風味口感,也是屬於台南青鯤鯵漁港的風土記憶。

呂立翔

2021-12-03

收藏
訂閱
分享
beyond beyond


▲火燒蝦乾炒菜(呂立翔/攝)


初嘗蝦乾,口感與鮮甜不同於蝦米

 

從小愛吃蝦,但蝦米卻是少數敬謝不敏的食材。偏偏蝦米在台灣料理中,是增添海味相當普遍的佐料。諸如:炒米粉、油飯、肉粽、紅蟳米糕、包仔粿、芋粿巧、白菜滷、佛跳牆……,甚或傳統糕點中的綠豆椪,都可見到蝦米的蹤跡。家常菜中,炒高麗菜或甜豆夾時,也常以蝦米提鮮。

 

不喜歡蝦米的主因是覺得味帶腥,嚼起來乾硬口感不佳,每每菜中出現時,我總能耐心地挑出蝦米,才放心大快朵頤。家母看見了幾次,後來家中做菜也少放了。

 

一次在捷運中山國中站附近的「港點大師」(本店原址已歇業)用餐,店內其中一道招牌菜是蝦乾蘿蔔糕。店家強調食材採用了成塊白蘿蔔,與拇指大的自製蝦乾。唉呀,原本已經不愛蝦米了,看到蝦米加強版,這可怎麼辦。惟店家再三強調,他們使用的蝦乾跟蝦米不一樣,於是點了一份試試。

 

出乎意料,這蘿蔔糕中的蝦乾,有別於過去對蝦米的刻板印象,肉質咀嚼有彈性,不腥且帶著海味的鮮甜。

 

後來到了香港,在上環著名的海味街,滿滿的各式海味乾貨,瑤柱、魷魚、花膠、鹹魚、蠔豉……,其中特別吸引我目光的是,體型較大尾的蝦乾比蝦米來得多。

 



▲青鯤鯵路邊曬火燒蝦乾(呂立翔/攝)

 

初遇青鯤鯵當地的特產──火燒蝦乾

 

那天,途經台南將軍,欣賞完青鯤鯵扇型鹽田的壯闊景色,爾後在青鯤鯵這個小漁村繞繞。路邊一排鐵架曬網,曬的不知道是啥,好奇停下車來。原來上頭曬的是去頭撥殼的蝦仁,白色蝦肉身上帶著紅色斑痕。

 

曬網對面的那戶人家,幾個人蹲坐在騎樓下。跟前各有方型塑膠桶,上置一膠盤堆滿生蝦。只見快手俐落地扭去蝦頭、去殼、除去腸泥,另有一人將處理好的蝦仁,整齊地排列在鐵網上,沖水後,拿到馬路對面日曬。

 

上前攀談,老闆娘熱心地介紹這是青鯤鯵當地的特產──火燒蝦乾。

 

火燒蝦皆為野生海撈,每年大約九月開始捕撈,產季一直到隔年的清明左右。火燒蝦肉身有不規則的紅色或淡紫紅斑紋,尤其煮熟後更為紅豔,命名因此而來。


▲曬網上的火燒蝦乾(呂立翔/攝)

 

嗜吃火燒蝦的老饕認為,在肉質鮮甜度與海味上,火燒蝦不輸其他蝦種。然而台灣有句諺語:「青吃都不夠了,還要曬乾?」為什麼火燒蝦肉質不輸其他蝦種,還要拿來曬成蝦乾?

 

主要原因在於火燒蝦殼厚,體型較明蝦、草蝦、白蝦小,鮮矣單獨成菜。因此火燒蝦多取蝦仁入菜,常見於台南小吃,諸如蝦仁肉圓、蝦仁飯、蝦捲、蝦餅、擔仔麵、碗粿等。

 

過去那個年代,缺乏低溫保存的條件,當捕撈量有餘裕時,漁家會運用當地充足的陽光與海風天然地利,製作成火燒蝦乾,延長保存期限,也成了在地的風土元素。

 

在青鯤鯵當地的小吃,可見油炸火燒蝦乾、蔥蒜花生炒火燒蝦乾、火燒蝦乾麵線等,善用火燒蝦乾做成的佳餚。

 

火燒蝦在香港叫「赤米」。香港水產豐饒,在過去那個年代,體型較小的赤米捕撈上岸後,也是取其蝦仁,甚或餵鴨。粵菜中的炒河粉或花菇燉白菜,也見使用蝦乾提鮮。

 

在台灣,或許是產量有限,或許是價格成本,蝦米的使用比蝦乾常見。

 

蝦米的製作過程,多為帶殼水煮後,經過日曬乾燥,再壓碎除去外殼,取得蝦米。火燒蝦乾則為新鮮去殼後直接日曬,根據師傅的經驗,陽光充沛,同時有海風吹拂的條件下,大約兩到三天的日照,即可完成。

 



▲青鯤鯵火燒蝦乾製作(呂立翔/攝)

 

芡芳──台菜中去腥留香的料理手法

 

蝦米或火燒蝦乾之所以能提鮮,主要原因為天然食材中,蝦是少數同時擁有麩胺酸跟基苷酸,這兩種「鮮味」(旨い,讀作 UMAI)來源的食材。就如同昆布、柴魚、味噌做為高湯調味一樣,會讓料理增添鮮甜的滋味。

 

然而,「鮮」與「腥」往往是一線之隔,因此在使用蝦米入菜時,常見先泡水或泡米酒之後,用油爆香去腥氣,台語叫「芡芳」,用意在取得佐料中的香氣跟營養。

 

多數的菜譜,關於蝦米的爆香,是以熱鍋冷油或冷鍋冷油的方式處理。我在找尋如何取其鮮去其腥的過程,發現傳統台菜中,比起蝦米,更常用來提鮮的是扁魚。舉凡白菜滷、西魯肉、魚頭火鍋,還有辦桌經典,現幾已失傳的菜尾湯。

 

致力於台菜復興的黃婉玲老師,在其著作《台菜本味》中,對於如何爆出扁魚香而沒有扁魚腥,有很詳細的描述。

 

大致為先冷鍋不加油,小火輕翻乾煸。乾煸目的在逼出食材內部的水份或油脂,藉此過程去除異味,取得香氣。隨著溫度逐漸提高,會飄出一股屬於漁港邊的海腥味。此時需持續有耐心的乾煸,直到腥氣消失,扁魚的鮮香逐漸飄出後,再添少量油去爆香。

 

這事做起來雖然耗時費工,但更能萃取出食材的真味。

 

製作火燒蝦乾的老闆娘說,一斤的火燒蝦乾得由八斤的新鮮火燒蝦製成,由於是野生捕撈,受環境氣候影響,前年或因氣候異常,漁船大半年捕撈不到火燒蝦,當時還被視為台南小吃跟火燒蝦乾的危機。

 

火燒蝦乾使用時,只需簡單沖水免浸泡,以免流失了蝦本身的鮮甜。常備一包在冷凍,炒青菜時,乾煸幾尾爆香提鮮,有別於蝦米的風味口感,也是屬於台南青鯤鯵漁港的風土記憶。

 

(註:火燒蝦乾也可見於澎湖與屏東東港)


▲台南麻豆市五火燒蝦仁飯(呂立翔/攝)

 

收藏
訂閱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