°C
2024.11
28THU
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,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,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。 ──《請問財富.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》
旅行家養成記

清邁地圖上,找不到的驚喜和驚嚇:公雞與納黎萱傳說

旅行總是這樣,以為自己準備夠充分,但驚嚇和驚喜從不出現在地圖上。

劉揚銘

2023-07-14

收藏
訂閱
分享
beyond beyond


驚嚇與驚喜從來不會出現在地圖上

 

深夜十點半,飛機降落在清邁機場,通關後和老婆一起走路去旅館。選擇步行的人大概不多吧,但我們出發前已查好路線,Google街景確定人行道可穿越公路高架橋下,第一天先訂機場附近的旅館,散散步紓解搭飛機的疲勞剛好。深夜走在異國街頭,當預定買宵夜的便利商店如期出現時,還慶幸「有先看地圖」呢,下個路口卻出現一群狂吠的狗,猛然向我們衝來。

 

四隻駐守遠東大學鐵門前的校犬,以不讓人通關的氣勢老遠開始吠,一路逼近到我手肘前還「嗚汪!嗚汪」地露出尖牙。即使喜歡狗的我也不敢冒進,怕狗的老婆早就抓著我的背包躲在後頭。秉記不要和狗四目相對、也不要害怕轉身跑的原則,慢慢側步繞開──老婆都被我推到馬路中間啦,前有狗、後有車,總算驚險繞過鐵門,目送狗狗們回到崗位。

 

比起海關,校狗這關更難過呢。旅行總是這樣,以為自己準備夠充分,但驚嚇和驚喜從不出現在地圖上。

 

心跳出汗、手還在抖,喘著走過斑馬線紅綠燈,眼前人行道留著一排水泥未乾時的狗腳印,「是不是剛才那群狗的傑作呢?」在清邁拍下第一張照片。


▲在清邁拍的第一張照片,被校狗追逐後,在人行道上發現的狗腳印。(攝影│劉揚銘)

這段旅行和動物很有緣。隔天早上從機場附近的旅館走向清邁古城,從城南咖啡店通往炒河粉的巷子裡,還看到一隻雞。

 

不是真的雞啦,是人放在家門圍牆上的,雞的雕像。眼睛瞪得大大、喙尖尖、雙腿到胸膛直挺挺,雄糾糾氣昂昂的模樣,好可愛,「你看那隻雞,我也想放一隻在陽台,」我對人家拍了照片,轉頭對老婆說。

 

沒想到隔天會再次遇到它,而且也不在原先計畫好的路線上。


▲第一次遇見的公雞雕像,人家圍牆上。(攝影│劉揚銘)

隨性漫步清邁街頭,為旅行留一點餘裕

 

雨季的清邁瞬間下大雨,我和老婆及時躲進尼曼路邊的咖啡店,咖啡還沒送上桌,門外已白茫茫一片看不見對街。咖啡喝完,雨漸小,臨時決定傍晚散步回古城。雖然走回旅館要一小時,但如果在半路找個晚餐吃,似乎不會太累。而且比起搭車,步行更容易用身體熟悉一個城市的氣氛,所以我們喜歡走。

 

不過這段人行道正在開挖,水溝露出地面,有時甚至無路可過,只好穿越車道走另一邊。也許因為走來並不舒服,路上步行的全是外國人,清邁在地人像台南一樣出門一律騎機車──咦,這麼說會不會同時得罪兩個地方呢?

 

漫無目標地走了一陣,發現即將來到古城北門。老婆做過功課,知道北門夜市有美食「鳳飛飛豬腳飯」,而我做的功課也有北門外的羅摩利寺:建於十四世紀末,早於緬甸入侵,因此保有當地的蘭納傳統建築風格,佛塔古老,寺旁有十二生肖塑像讓參拜者按自己的生肖祈福,門神的猴神也是看點之一……那就順路經過一下吧。


▲羅摩利寺,以及圍繞的十二生肖。泰國的十二生肖裡,龍被那迦(naga)取代,豬的位置有時可以用象取代。(攝影│劉揚銘)



▲羅摩利寺的猴神門神,注意看腳旁也有雞的雕像。(攝影│劉揚銘)


▲羅摩利寺旁邊是超過六百年的佛塔。(攝影│劉揚銘)

 

關於旅行要不要事前做功課,澤木耕太郎似乎是不做功課派的,白紙一張到當地體驗;老婆和我倒是屬於糸井重里這一派:「為了去夏威夷而買泳裝,這時候旅行就已經開始了。」對即將前往的地方抱著期待,不過到達後也未必每個景點都去,順勢走到也好,太遠懶得去也罷,保留一點隨機發想的餘裕。她的地圖有市場美食與咖啡店,而我的地圖是寺廟及歷史解說,一個負責吃一個負責看,我們是瘸子與瞎子的組合。

清邁街頭奇景──數百隻公雞雕像

 

天色漸暗的羅摩利寺極安靜,能聽見等待晚餐的肚子咕嚕咕嚕抗議,哎呀,先讓我從磚塊斑駁的佛塔感受六百年的古老與幽玄嘛。總算從側門穿出寺廟準備吃豬腳飯,又突然看見路邊修車廠的矮牆上擺滿了公雞雕像,兩百隻?超過五百隻吧?大大小小公雞雕像一路延伸到巷口,後排大的比真公雞還高,前排小雕像則不到十公分,中有各式中型公雞像,每隻都雄糾糾氣昂昂,鼓著翅膀瞪向前方。


▲羅摩利寺旁的納黎萱王紀念碑,周圍矮牆上被數百隻鬥雞雕像圍繞。(攝影│劉揚銘)

「和昨天看到人家圍牆上的雞一樣耶,這些雞一定有故事吧!」我學公雞瞪大眼睛挺胸說。

 

牆裡有座勒馬舉蹄的勇士銅像,銅像前站著六隻到我肋骨那麼高的雄雞雕像,馬蹄踩著的台座上也被參拜者擺滿了大大小小的公雞像,而且一旁空地裡還有一對真的公雞與母雞,邊走邊啄食落在泥地上的果實。

 


▲仔細一看,空地上還有一對真的公母雞呢。(攝影│劉揚銘)

老婆拿起手機翻譯銅像碑文,我只看得懂三個字:「納黎萱」。雖然知道納黎萱是泰國史上著名的國王,但和又雞有什麼關係呢?上網搜尋「納黎萱 雞」找不到相關典故(後來發現我用錯關鍵字),肚子實在太餓了,先吃飯吧。

北門夜市中央排列著鐵桌椅,可從周圍攤位點東西吃,鳳飛飛豬腳飯果然會說中文,我和老婆並肩吃一盤豬腳飯,又向臉頰與額頭上有檀那卡(Thanaka)彩繪的女孩點了烤沙嗲串。我一邊大口喝冰水降溫:「好想知道雞的故事喔,然後買一隻回家。」


▲清邁北門夜市的鳳飛飛豬腳飯和沙嗲串,烤沙嗲的女孩臉上有檀那卡彩繪,不知是緬甸人還是泰北的少數民族呢?(攝影│劉揚銘)

回到旅館,比手畫腳地用手機照片問櫃台小姐:「這是國王嗎?」她看著騎馬勇士的照片,笑著點點頭:「Na.re.su.an。」我跟著櫃台小姐念出納黎萱王的名字,放大照片,那他身邊圍繞的這些雞呢?「These chicken to worship the king?」用無視文法的破爛英文繼續問。「Yes, yes, @#$%^^&*……」緊接在兩個英文字後面是一串泰語解釋,我也只能yes、yes地點頭。總之確定了,雞與納黎萱王的確有密切關係。

 

之後兩天在週六夜市、週日夜市無論走到腿多痠,都遍尋不著公雞雕像。文青風格雜貨屋、小飾品攤位、工藝器皿店裡,只有可愛的小雞造型擺飾,不見納黎萱王身邊的驕傲公雞。幸運的是回旅館時,老婆發現隔壁房是位對清邁熟門熟路的台灣女生,她建議我們到最熱鬧的瓦落落市場尋找公雞雕像。


▲終於買到鬥雞雕像的瓦落落市場,在和隔壁龍眼市場連通的天橋上拍攝。(攝影│劉揚銘)

 

從第一次偶然看見它,花了五天,終於在市場裡販賣拜拜用品的攤位找到。公雞雕像果然不是裝飾品,而是祭拜納黎萱王的用品。店裡有六十公分高的大公雞像,也有六公分高的小公雞,因為六公分的表情不夠雄糾氣昂,我選了十公分高的驕傲公雞。老闆喊價一隻一百泰銖,見我不還價直接拿出紙鈔,主動減了十銖,九十泰銖買下清邁行的戰利品。

 

鬥雞和納黎萱王的典故

 

至於雞和納黎萱王到底有何典故呢?原來那不是普通的公雞,而是鬥雞。

 

納黎萱(Naresuan)是泰國歷史課本裡五位「大帝」之一,乃中興暹羅阿瑜陀耶王朝的傳奇人物。阿瑜陀耶曾遭緬甸東吁王朝入侵,因此納黎萱的童年在東吁朝廷做為人質,傳說他與東吁國王鬥雞取得勝利,國王問他想要什麼禮物?納黎萱謙遜地說不用,但在心裡起誓要暹羅脫離緬甸獨立。

 

日後納黎萱起兵,阿瑜陀耶城一度遭緬軍圍攻四年,戰況不利,然而納黎萱身先士卒,善用飄忽的騎兵戰術,還經常只圍著兜檔布裸裎策馬上陣,光是「黑王子」全裸現身戰場就能鼓舞泰軍士氣。

 

 一五九三年關鍵的儂薩萊會戰爆發,兵力少的泰軍在混戰中趨於不利,但納黎萱發現領兵圍攻的緬甸軍王儲身影,於是騎上戰象向對方叫陣單挑。兩位王子戰象對決中,納黎萱一劍砍殺敵將,緬軍因而大亂,泰軍則趁勢反攻,一路追亡逐北直到泰緬邊境。此戰讓阿瑜陀耶脫離東吁獨立,而會戰發生的一月十八日之後成為泰國建軍節。傳說納黎萱發動的戰象對決是史上最後一場,這項傳統因隨後到來的火器時代而成為絕響。

 

也有一說是納黎萱少年時,在東吁宮廷與緬甸王子搏擊比賽時常取勝,使他認為強大的緬甸並非不能擊敗而立志復國。納黎萱日後被推崇為泰拳開創者,而鬥雞的速度、強壯、勇敢與鬥志則成為鍛鍊泰拳的象徵。今天泰國依然流行鬥雞,不過鬥雞比賽如泰拳賽事一樣有嚴格規則,以護具包住利爪以保護雙方不致重傷,若有鬥雞致死甚至違法,每回合之間有休息時間,當一隻鬥雞不能繼續時,比賽就宣告結束,不再有血腥場面。

 

納黎萱一生都在戰爭中度過,征討多年,病死於戰陣上,臨終前傳位給皇弟「白王子」厄伽陀沙律,弟弟一即位便偃旗息鼓不續戰,可見戰災對鄰國與本土帶來的傷害。至於儂薩萊會戰的戰象單挑傳說,在不同國家歷史上有不同版本的紀錄,或許也有誇大不合理之處。

 

我偶然在清邁找到的鬥雞傳說,其實並不是本地故事,因為清邁古屬蘭納王朝首都,直到二十世紀才與泰國合併,和納黎萱當時的阿瑜陀耶並不從屬。不過巧遇鬥雞、一路尋找雕像帶來的驚喜也夠填滿行囊了,慶幸當天只憑感覺亂走,去到不在規畫中的羅摩利寺和一旁的巷子,還拖著老婆陪我到處搜尋鬥雞雕像。這隻驕傲長腿的鬥雞正在我書桌上,讓我隨時能回憶這段清邁之旅。

 

對了,北門夜市的鳳飛飛豬腳飯,是因為老闆總戴著帽子致敬鳳飛飛而得名,雖然我們並沒看見老闆本人,但那是在清邁吃到少數不辣的餐點,有熟悉的台式滷豬腳口味。


▲花了五天終於買到的鬥雞雕像,十分驕傲,目前在我書桌上。(攝影│劉揚銘)

 

收藏
訂閱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