°C
2024.11
28THU
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,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,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。 ──《請問財富.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》
美食家養成記

香料的歷史故事|黑胡椒的發現與發展 Ch.1

在成為餐桌上最常見的調味料之前,人們是如何開始想到將這些綠色的果實曝曬,變成又黑又皺的樣子?

約翰・歐康奈 (John O’Connell)

2021-08-26

收藏
訂閱
分享
beyond beyond

黑胡椒(Black pepper

Piper nigrum

 

西元七三五年五月二十六日,《英吉利教會史》(the 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)的作者聖比德(Venerable Bede)在他長居五十年的賈羅(Jarrow)修院溘然長逝。儘管他的弟子說他臨終前那段時間「經常呼吸困難」,但這位英國歷史之父依舊使盡全力,要人把裝有他「僅有寶藏」的盒子拿來,分給大家。

這些寶貝包括:兩條手帕,一點馨香,和一些胡椒子。

由謝爾本(Sherborne)地方的主教聖亞浩(Aldhelm)所出的一則謎語,我們知道胡椒當時是非常罕見而昂貴的食品,「為珍饈佳肴、君王盛宴和桌上的美食調味」。一位修士竟能擁有多到臨終時要分配給大家的分量,或許聽來奇怪,不過這有它的道理:儘管盎格魯─撒克遜的修士在許多方面都刻苦自律,壓抑欲望,但他們所居的修院卻是大地主,很容易就能取得他們所要的肉類、小麥和蔬菜,結果免不了失去節制。比德就曾寫到,柯丁罕修院(Coldingham Abbey)在西元六八三年付之一炬,就是因為住在其中的修士不知檢點之故。他寫道:「他們為貪食、酒醉、流言蜚語和其他越軌的行為付出了代價。」 (柯丁罕修院男女修士兼收,自然免不了麻煩。)

此外英國修道院院長亞勒斐克(Aelfric)在《聖徒傳》(Lives of the Saints)中也提到,這些修士都是「習慣美食的貴族」,就算技術上得要避免飲宴,論隱修院規則的《會規的一致》(Regularis Concordia)中也有一條豁免的規定遭到濫用:「在外旅行時的待客之道」,而且就如安.哈根(Ann Hagen)所言,在「國王、貴族和地主以飲宴回報他們的僕從,展現他們的地方之時」,修士又怎麼可能自外於這樣的社會?



攝影:Pixabay/Pexels

 

比德的胡椒歷經長遠的旅程才來到賈羅。英國史學家羅伯特.雷西(Robert Lacey)和丹尼.丹席格(Danny Danziger) 揣測,這些胡椒可能是英國商人由義大利北方城市,古倫巴第王國首都帕維亞(Pavia)採買來的。帕維亞是「西北歐與東方的貿易中樞,當時有紀錄描述商人在市郊提契諾河畔的曠野搭帳篷」。而這些胡椒可能是穆斯林商人由巴斯拉(Basra,現伊拉克港都)帶來,然後他們再由歐洲帶回他們所需要的穀類、木材、織品、鐵。

不過胡椒最根本的來源是印度西南沿岸,在馬拉巴和特拉凡科(Travancore)的森林裡,胡椒(Piper nigrum)這種多年生攀緣藤蔓植物長得如火如荼。十八世紀初,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牧師賈可布斯.維斯契(Jacobus Canter Visscher)寫道:「它在低地欣欣向榮,在高地、山坡和高山上益發茂密。這種植物並非生長在開闊的曠野,而是生在樹旁,攀藤而上,需要依附。」它也需要遮蔭:直接曝曬在太陽下太久,就幾乎不結果實。印度其他地區亦有胡椒生長,一六三七年東印度公司商人彼德.孟迪(Peter Mundy)就在古吉拉特的蘇拉特(Surat)發現一個「胡椒園」。他在日記中記錄了這段經歷:

 

他們在這些樹下種了胡椒,這植物繞著樹長到約十至十二呎高,像我們(英國人)的長春藤纏繞橡樹一樣,鉤緊纏繞黏附在樹上。他們告訴我說,這植物可以有十至十二年的收成;然後他們再栽新株。今年的果實才剛收成,因此有些攤在太陽下曝曬;但還有一些果叢,有未熟也有已熟的,還留在樹上葉片之間。漿果成熟時變成寶石紅,而且透明晶瑩……大如小粒的青豆,味道甜而辣。

 


攝影:Snapwire/Pexels


維斯契稱胡椒是「最廉價但絕非最無用」的香料,這也是當今世人的看法。胡椒十分普遍,用途如此廣泛而隨意,根本很少有人把它當作香料,更沒有人認為它有什麼特別。「沒有必要列出胡椒的用途,因為所有的主菜、湯、鹹味的醬汁、沙拉和前菜全都會用上。」卡洛琳.希爾(Carolyn Heal)和麥可.歐索普(Michael Allsop)在《香料烹飪》(Cooking With Spices,1983)中如是說,的確如此。

更糟的是,胡椒的名字和其他許多雖然特色相似(辣、刺激)但在植物學上根本毫不相干的植物很像:辣椒、馬拉奎塔胡椒 (天堂子)、花椒、卡宴辣椒(cayenne pepper,牛角椒)⋯⋯「peppery」的意思就像「spicy」一樣,也是指辛辣。

胡椒僅次於辣椒,是交易第二廣泛的香料,就像鹽膚木一樣有很多用途,不論是菜色調味,或是在烹飪中當配料使用,都一樣有用;灑在草莓上就和在牛排上一樣豐富刺激 ── 然而就因為它用途廣泛,反而常遭忽視。



攝影:Viktor Smith/Pexels

正如伊麗莎白.大衛指出的,胡椒常會使用過度:「法國餐廳的廚師往往在胡椒牛排上加了太多胡椒,結果受害的顧客一口咬下,嗆得說不出話來。」許多歐美人士只要一聽到胡椒,腦海馬上就會浮現這道菜色,可是如果以為這道菜有正宗傳統的烹調方式,就未免忽視了它身世不明的起源。

胡椒牛排並非世代相傳的傳統法國料理,而可能是一九三○年代由巴黎艾爾貝(Albert)餐廳的廚師艾密爾.勒區(Emile Lerch)所發明,他發現原本由美國運來的乏味冷凍牛肉一經添加胡椒,味道就鮮活美味。不過也有和此說不同的說法,請參閱《拉魯斯法國烹飪百科全書》(Larousse Gastronomique)。

胡椒的卷鬚上生有穗條,上有成串細長的胡椒子。植株栽種要三至五年才會開始結果,之後每三年結一次果,可持續四十年。要收成時,採果的人用小梯子由一條藤蔓移到另一條藤蔓,用手摘有些漿果成熟變紅的穗條,但大部分的漿果還是綠色,這些綠色的果實就放在墊子上,在太陽下曝曬,等它們變黑變皺。如果要製作辛辣味更爽口的白胡椒子,就要先把紅和橘色的漿果裝袋,在流水下泡一週,使外殼腐爛,以便用手剝除。綠胡椒子有時候會連莖趁新鮮銷售,但較常是醃泡後出售,用在泰式料理〔比如泰式風味辣炒(pad cha)〕,或是法式料理──陶罐派(terrines)、餡餅法國派(Pâtés)、奶油醬汁。

雖然最佳的胡椒品種依然出自喀拉拉邦,比如塔拉斯塞爾伊(Tellicherry)和瓦亞納德( Wynad),但其他地方,如砂勞越(馬來西亞婆羅洲)、貢布(柬埔寨)、 彭賈(Penja,喀麥隆)和門托克(Muntok,印尼 ) 的胡椒也很受重視。越南種植胡椒,起初品質只被歸為良好平均品質(Fair Average Quality,FAQ,國際貿易中買賣農產品的一種標準),現在卻是數一數二的生產國,佔全球產量的三成,每年生產十五萬噸,而印度則是四萬五千噸。越南胡椒通常含有較高的胡椒鹼,也有芬芳的前調。

 

胡椒一經研磨,很快就會喪失香氣,因此永遠都該買整粒的胡椒,並且在烹調的最後才加入。米儂奈特胡椒(Mignonette pepper)是黑白混合胡椒,在加拿大某些地方,還添加芫荽子,創造「強力胡椒」。至今還有人認為白醬最好用白胡椒,因為磨碎的黑胡椒灑在白醬裡不好看,這想法倒奇怪,因為黑胡椒徐徐散發的辛辣味和奶油醬的質地相輔相成,這比較重要。

黑胡椒雖然重要,但為了某種原因,一直都未被列入香料史學家查爾斯.孔恩所謂的「神聖三位一體」香料:丁香、 豆蔻和肉豆蔻,也就是促成文藝復興和隨後野蠻重商主義的香料。在中世紀之初,賦稅和嫁妝常用胡椒支付,因此有「胡椒子租金」(peppercorn rent)的說法,雖然如今這個詞表示象徵性的極低租金,不過在一四三○年代可不是這麼回事,根據牛津伯爵的家計簿,一磅的胡椒和一隻豬的價格相當。



攝影:Karolina Grabowska/Pexels


一一八○年香料商人在倫敦成立同業公會,要確保他們的商品能清潔到某個合理的標準,這公會就稱作「胡椒商同業公會」。《烹飪大全》(Forme of Cury,1390)搜集到理查二世御廚的食譜中,有一道用來調製小牛肉和野味的胡椒醬,如今應會稱作黑胡椒醬(sauce poivrade):「以油脂煎肉,淋上高湯和醋,然後加入胡椒粉和鹽,放入鍋中燉煮。」

不過到了十六世紀,胡椒就失了它的地位,它不再和皇家相關,成了粗糙、土氣烹飪的同義詞,這或許是因為達伽馬在一四九八年五月二十日抵達馬拉巴之後,葡萄牙和威尼斯爭取香料控制權,供應過剩之故。胡椒種植也由印度擴及蘇門答臘和西爪哇,亞齊蘇丹國也因出售胡椒獲得巨款,而成為十六世紀強權。

古羅馬也有類似的故事。西元前十三年,羅馬詩人何瑞斯(Horace)曾提到香料是稀世之珍,「包在紙片裡很不安全」。不過隨著羅馬擴張,它也由奢侈品變為必需品。西元一七六至一八○年間,有五十四種商品在運往羅馬之前,必須先在亞歷山卓港支付關稅,稱作「亞歷山卓關稅」,但羅馬皇帝馬可斯.奥勒留(Marcus Aurelius)把胡椒由名單中剔除。

到西元九十二年,胡椒需求殷切,因此圖密善(Domitian)皇帝在羅馬「神聖大道」之北的香料區興建了專門貯放胡椒的倉庫。西元四○八年,西哥特人亞拉里克(Alaric the Visigoth)封鎖羅馬,要求三千磅胡椒及其他金銀財寶才肯退兵,結果也如願以償。

 

在《烹飪技法》中,阿皮基烏斯幾乎每一道食譜都用了胡椒,而且常是他列出的第一個成分;不過約翰.愛德華茲( John Edwards)說,那書中的「胡椒是廣義,肉桂、綠豆蔻和豆蔻都包括在內」。我們能確定的是,作為作料的胡椒常用精工雕琢的銀製胡椒罐(piperatoria)上桌。羅馬人不論征服哪裡,都會把胡椒帶去,也因此,歐洲各地都可看到這樣的胡椒罐。

現收藏於大英博物館的霍克森(Hoxne)胡椒罐是一九二二年薩福克郡(Suffolk)一名農夫用金屬探測器尋找榔頭時發現的,這罐子的形狀是一名羅馬婦女雕像,她戴著耳墜,頭髮編了辮子 〔「顯然是非常時髦的貴婦」,尼爾.麥葛瑞格( Neil MacGregor)在《看得到的世界史: 99樣物品的故事》(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)如是說。〕當時要填滿這罐子,必然要花一大筆錢,但這家人竟有三個 ── 真是「奢侈得教人眼紅」。


攝影:Artem Beliaikin/Pexels

在羅馬的農神節,人們也經常互贈胡椒。這個節慶贈禮是為了維繫關係:因此禮品必須要等值,不然關係就會不平衡。羅馬詩人馬歇爾(Martial) 就曾描寫一名羅馬富豪接受了胡椒和乳香、盧卡尼(Lucanian,當今義大利一區) 香腸,及敘利亞葡萄糖漿等外國商品禮物。儘管胡椒在古羅馬處處可見,卻並非人人都喜愛,老普林尼就不了解為什麼大家會為胡椒庸人自擾:

胡椒受到大家喜愛的確很驚人,在某些商品中,它的甜味很誘人,在其他商品中,其外觀也討喜。但胡椒作水果或漿果都乏善可陳,它唯一怡人的性質是辛辣,而我們竟為此老遠跑去印度!

 

本文內容出自聯經出版《香料共和國:從洋茴香到鬱金,打開A-Z的味覺秘語》
更多香料故事|http://go.beyond2.to/3hjy27


收藏
訂閱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