°C
2024.12
01SUN
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,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,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。 ──《請問財富.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》
生活家養成記

從難以抉擇中,摸索出自己的人生秩序

關於人生的排序、取捨與權衡,卻是要從一堆「都很正確」的答案中,挑出你「要」的答案。這種選擇無關對錯,更關乎勇氣。

蘇益賢

2022-08-13

收藏
訂閱
分享
beyond beyond

▲情境圖(出處:Pexels)

 

我的斷捨離初體驗

 

我永遠不會忘記,工作幾年後,準備搬到另一個租屋處前的那晚,我有多痛苦。

 

望著眼前一箱箱的書,我心想,就算新的落腳處空間比較大,擺滿了這些書,看起來也沒辦法清爽到哪去。碰巧,那時從友人那聽到了「斷捨離」的概念,很是喜歡。於是,開始了我與愛書們「難分難捨」的一段旅程。

 

「買這麼多書做什麼?」我自問自答。可能是出於求知欲,或是對自己做為一位新手治療師的焦慮。剛工作的前幾年,買書、看書、翻書,就成了我處理焦慮的方式。「哎呀!有位個案的狀況,感覺跟這本書的主題有關」、「這個概念是不是蠻重要的,我先買起來放好了」⋯⋯就這樣,房裡的書愈堆愈高,我的心也因為這些書的存在,而稍感安心。

 

一邊思考著該捨、還是該留時,過去往事慢慢浮現。每本書出現在房間裡,一開始都有原因;儘管過了幾年後,那些原因早已不復記憶。

 

我試著替這些愛書們做「快篩」,把它們分成三堆:「留」、「捨」、「不確定」。努力了幾天,看來成效不大。多數書要嘛就是「留」,要嘛就是被放到了「不確定」這邊。第一時間被放到「捨」那堆的,就只有零星的幾本書。

 

半放棄的我索性去洗了個澡,一邊抱怨這個工程怎麼比我想的還要浩大,一邊跑出了一顆靈感燈泡:咦,我好像沒想過,我心中判斷的依據是什麼?選擇眾多,但時間有限、體力心力也有限的現實下,我是依據什麼原則在做取捨的?

 

在浴室這個「自我諮商」的空間裡,某些本來困頓的狀態,會在腦袋完全放鬆下來的那一刻,逕自浮現一些洞察。「好問題。」我心想,在分類前我似乎得先找出個「原則」。在跳出來思考之後,我突然意識到,這不也是心理師在陪個案面對抉擇時,一樣得先釐清的嗎——你心中最在意的原則是什麼?

 

 



▲攝影:Nitin Arya/Pexels

 

要有序,就要先有原則

 

面對人生各種選擇,大至結婚生子、小到如我要決定書的去留,其實正是一個測試個人價值觀的實驗空間。你在意什麼?好,你説自己在意「美」,但與「愛」相比,何者更重要?好比,你愛上了一個對「美」不甚了解,時常無意間破壞你精心打造美美房間的伴侶,這時你該怎麼辦?

 

這時,你對於自己的「原則」是否清楚,就很關鍵了。我們可以把「取捨、秩序、原則」這些概念,視為一種內在的決策系統。有時,你的原則很清楚(像是不能傷害人),你很清楚你在意這樣的原則,於是你做了某個選擇。但多數時候,我們並不清楚,比起A,自己是否更在意B。

 

因為成長路上,很少有人會去陪你看見、整理自己內心的原則。那些出現在考卷上的單選題、複選題,看起來都有標準答案。但,關於人生的排序、取捨與權衡,卻是要從一堆「都很正確」的答案中,挑出你「要」的答案。這種選擇無關對錯,更關乎勇氣——天啊!太難決定了吧!不能都要嗎?

 

當然,答案是不行,我們也都心知肚明。時間有限、金錢有限、各種有限⋯⋯對我來說,難以取捨的背後,也許是害怕選到不理想的選項、是「什麼都想要」的非理性信念、又或者是不願對自己選擇負責的恐懼⋯⋯但總歸起來說,就是我們對於自己人生的價值觀與理念,尚未理清頭緒。

 

 



▲攝影:Artem Beliaikin/Pexels

 

每一個難以抉擇的時刻,都是練習的機會

 

這個題目,可以這樣面對。不妨把每次的取捨,都視為一面鏡子。「我為什麼選擇了A,而不是B?」是因為我更愛餛飩麵而非滷肉飯嗎?又或者是因為餛飩麵裡總會附上的那幾片青菜,凸顯出我其實很在意「健康」這個原則呢?

 

乍看之下,這種捫心自問可能有點小題大作。但若你願意的話,這種「思考自己決策」的過程,將有機會把某些早已藏在你心、卻沒機會被看清楚的原則凸顯出來。這個練習做一陣子之後,你會發現,其實自己在意的原則,大概就是固定的那幾個,也許是包容、是冒險、是公平、是環保⋯⋯

 

把這些本來就藏在心中的原則拿出來看清楚,培養一下自己與它們的熟悉度,你會比較知道自己過日子的秩序長什麼樣子。特別是在這個選項爆炸無敵多的年代,多數時候我們需要的已經不是「更多」,而是「夠了」。要能有自信地喊出「夠了」,背後最好的啦啦隊,就是你的原則與理念。當你知道你已經選擇了一個符合你原則的選項,你會心滿意足地說:「這樣就好,這個就很棒了。」

 

《只想買條牛仔褲:選擇的弔詭》一書裡,作者把人們分成「極大化者」與「滿足化者」,前者會盡己所能網羅所有選項,試著找到最理想的答案。後者則先問問自己真正在意的什麼,並且依此原則來做決定,決策之後也滿足於這個自己的決定。

 

研究發現,極大化者反而更可能做出讓自己不滿意的選擇;矛盾的是,每次的不滿意,可能都出於不一樣的原因。尷尬的是,什麼都在意的心態,卻讓自己成了一個「對什麼都在意不了、近似於沒有原則」的人。

 

題外話,我後來留下的書裡,就有這本——當時我的原則是:「六十歲時,我會想再看一次這本書嗎?」讀者可以猜猜看,我對於書籍取捨背後的理念是什麼?

收藏
訂閱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