°C
2024.11
28THU
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,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,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。 ──《請問財富.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》
每月選題

從吃早餐配咖啡的小歷史,看見飲食文化塑造現代文明的大歷史

咖啡遙遙領先另兩種熱飲,雄據全球最普及的早餐熱飲寶座。咖啡每年的銷售量達七百萬公噸,而茶葉還不到四百萬公噸。

克里斯穹・葛塔魯(Christian Grataloup)

2021-11-25

收藏
訂閱
分享
beyond beyond


▲攝影:Porapak Apichodilok/Pexels

從吃早餐配咖啡的小歷史,看見飲食文化塑造現代文明的大歷史

 

咖啡遙遙領先另兩種熱飲,雄據全球最普及的早餐熱飲寶座。全球統計數據沒有顯示人們喝咖啡的時間,是集中在早晨或是一天的其他時候,但領先的幅度非常之大:咖啡每年的銷售量達七百萬公噸,而茶葉還不到四百萬公噸。加上咖啡除了拿來沖泡成熱飲喝之外,其他用途上的用量很小(調和成別的飲料、製作糕點⋯⋯),因此我們可以大膽認定,這麼大量的咖啡大體都進了咖啡杯裡(也可能是馬克杯、高腳杯、碗⋯⋯):全球每天要喝掉超過二十億杯。一年的咖啡市場約在一百二十億歐元之譜。問題在於,難以界定人們到底是在什麼時候喝咖啡,是早餐、午晚餐飯後、還是一天當中的其他時候?

 

咖啡的最大消費國多半是那些工業化得早的國家:有將近四分之三的咖啡輸往北美、歐洲,以及─說來或許有些讓人驚訝─日本。將近80% 的咖啡供外銷。咖啡的生產分布說來簡明易懂:種的人並不怎麼喝,愛喝的人卻種不出來,只有巴西例外。全球咖啡消費紀錄的保持國,長期以來都是離熱帶最遠的斯堪地納維亞半島國家,那裡的每位居民每年要喝掉將近十公斤的咖啡(而且都是最上等的咖啡)。該地冬季長夜漫漫或許多少有點影響,但也不可就此任意擴大解釋,高緯度不是決定喝咖啡與否的關鍵因素;更何況,斯堪地納維亞地區的人在黑夜極短的夏天時,喝掉的咖啡量跟冬季一樣多。某些熱帶國家的消耗量也逐年增加,尤其是巴西。影響消耗量的最大關鍵仍然是生活水準;咖啡可是小小奢侈品呢。

 

不過,若論起清早喝咖啡的歷史,時間卻不長。



▲攝影:Daniel Reche/Pexels

人工種植起步晚

 

常見的咖啡樹,學名coffea Arabica,是一種矮小樹種,有時候還被稱為灌木,事實上它們最高可以長到九公尺。咖啡園一般會裁減枝芽,讓整體維持在三公尺的高度,所以咖啡園四周經常可見環繞大樹的保護。野生咖啡樹最早生長在高山叢林裡,在衣索匹亞西南方的咖發(Kaffa)地區。

 

福斯圖斯.奈龍(Faustus Nairon,1628-1711)1671年出版的《論咖啡》(De saluberrima potione Cahue seu café nuncupata discursus)可說是歐洲最早關於咖啡的出版品了。奈龍原名穆西吉.伊恩.尼朗.亞班(Murhij i bn Ni run a l-Ban)是馬龍尼禮教教士,曾在羅馬的薩皮安薩(Sapienza)大學教授敘利亞文,他記錄了人類首次注意到咖啡樹的發現傳奇。一位牧羊少年發現他的山羊啃食了某種灌木的果實後,變得興奮而難以控制;他還親身試驗吃下該果實,體驗它引發的效果,之後他便開始採集咖啡果實。另一篇文獻則將發現者的功勞歸給蘇菲

教派(伊斯蘭教的神祕主義教派,信徒一般稱為蘇菲行者)的創派領袖,原籍摩洛哥的阿布.哈珊.亞沙狄里長老(Abou Hassan al-Shadhili):他在阿拉伯旅行途中,發現咖啡果實煎煮成湯汁食用後有提神的功效,因而加以推廣,以協助門徒集中精神,聆聽他主持的夜間膜拜禮。



▲攝影:Michael Burrows/Pexels

咖啡樹確實源自衣索匹亞,蘇菲教派在咖啡的推廣上也確實功不可沒。然而關於咖啡如何被發現,最可靠的說法當數,一直居住在咖發高原的奧羅米亞人(衣索匹亞中南部一州)很久以前就知道採集野生咖啡果實為食(果實的果肉是甜的),但咖啡的人工種植則要等到咖啡出口至葉門之後才開始發展。一般咖啡的歷史研究,將咖啡的普及定調在十二世紀初。當時的咖啡豆要經過烘烤以便磨成粉,但多被當作香料使用。煎煮後當成飲品飲用應該是相當近期的做法。然而要變身成為我們現今熟悉的咖啡模樣,這中間還得經過長時間不斷的創新改良:咖啡豆的外殼去除(外皮和果肉)、烘焙、研磨、沖泡。這樣大家比較能了解咖啡的種植何以那麼晚才開始擴張了吧。一直到十五世紀,考古學家才證實葉門沿海地區,摩卡港(Mokka,葉門紅海邊港口,十五至十七世紀期間是國際最大的咖啡貿易中心)周圍有人種植咖啡。烘焙後的咖啡豆,用水沖泡而成的咖啡飲料以相當快的步調攻占了穆斯林世界,當時的禁酒令多半也助長了它的聲勢。儘管有些神學家擔心這款酒的替代飲品,背後可能潛藏著魔鬼的特質⋯⋯。

 

從咖啡果實到咖啡飲品,這中間加工程序複雜,時至今日複雜依舊,程度與巧克力豆的處理過程相去不遠。相反的,相較於茶葉沖泡之簡易,實如天壤之別。無論如何,咖啡幾乎是跟另兩款興奮飲品同時登陸了歐洲,成為十八世紀萌芽中的新型早餐的基本食材,儘管它們分別來自遙遠的東西方「印度」。如果咖啡豆能直接輕鬆泡出咖啡飲料的話,羅馬人在浴池泡澡高談闊論的時候,可能就是人手一杯咖啡了,這樣一來,早餐的歷史或許會完全不同⋯⋯。

 

——摘自聯經出版,《百年早餐史:現代人最重要的晨間革命,可可、咖啡與糖霜編織而成的芬芳記憶》部分內文

 

作者|克里斯穹・葛塔魯
看更多美味早餐的相關故事|http://go.beyond2.to/3tsku8


收藏
訂閱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