°C
2024.11
28THU
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,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,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。 ──《請問財富.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》
美食家養成記

雨前龍井買茶記

小巧扁平狀的茶葉,在水中芽心、芽葉緩緩舒展開來, 如綠色精靈般上下舞動浮沉,茶色漸顯, 此時輕輕搖晃玻璃杯助香氣釋出……初入口淡極幾近無味, 飲後,舌齒唇頰之間,一種說不出的清香縈繞許久,至淡至清至雅。

余宜芳

2021-09-02

收藏
訂閱
分享
beyond beyond

▲情境圖(攝影:Saif Selim/Pexels)

 

好友送我一個玻璃馬克杯,杯身橢圓、把手流暢細緻,加上雙層隔熱設計,身為杯控,簡直不能太歡喜,該拿這新歡做什麼呢?沖一杯香醇掛耳咖啡當是首選,可惜最近因胃疾暫戒,打開櫥櫃搜尋,咦,前年到杭州西湖畔買入的雨前龍井似乎還剩一些?取出底部僅剩的薄薄一層,當時的碧綠色澤已乾枯如稻草,香氣不再,還能入口嗎?

 

那是2019年四月,清明甫過穀雨未至。參拜完西湖畔百年古剎永福寺後,坐園區電瓶車繞一圈下山,司機邊開邊導覽,指著路旁翠油油一片茶園說:「這是正宗西湖龍井,我們都是世世代代在地種茶人家,清明節前可忙了,家家戶戶忙採茶、炒茶。」說著說著,經過一小排路邊茶亭,指著正滿頭汗在鍋爐邊炒茶的老先生說:「他炒了40年的茶了。」好奇心過剩,下車後就往回頭走,想看看西湖龍井是怎麼炒製出來的,反正在台灣也喜歡看製茶,不懂裝懂喝喝茶也很有趣,還曾到苗栗台東等地的茶園採過茶葉玩耍。


▲攝影/余宜芳

初遇西湖龍井茶——寶寶茶、姑娘茶、媳婦茶、婆婆茶

 

一入門,老闆娘殷勤招呼:「來喝杯茶吧,不買也沒關係的。」桌上擺著三個圓形餅乾鐵罐,裝著昨天剛炒製完成的雨前龍井,「清明節前的明前龍井賣得可快了,現在是雨前龍井,過了20號以後天氣就熱了,茶葉就老了,春茶已經到尾巴了。」

不像台灣一般茶家喝茶的細膩功夫,大公杯小茶盞聞香杯一整套,老闆娘拿出三個玻璃杯,直接從鐵罐中各抓一小把茶葉,再拎著大保溫瓶往下沖,「等等,妳嘗下這三種茶葉的不同。」我説我完全不懂,「茶幹嘛懂,好喝就行了。」

 

話雖如此,她熱心拿來據說早上剛採下的新鮮茶葉替我上課,一心二葉,最嫩的中間那一小葉摘下來做成的茶是「雀舌」,「我們叫寶寶茶,最清香。」嗯,我喝了一口,沒茶味啊,「這要到第二泡、第三泡更好喝,愈好的茶是愈淡的,」她說。沒辦法,我真喝不懂,就覺得太淡了,淡到沒感覺。嫩心摘下後剩的「二葉」,炒製的茶叫「姑娘茶」,「嗯,這杯比較香,有茶味了,」說來說去,我只能說外行話。至於比較粗的一心二葉炒製的茶,「我們土話叫做媳婦茶,味道更濃。時間不同做成的茶葉也不同,穀雨後天氣熱,茶葉長得太快,比較老,就是婆婆茶了。」

以上真是太政治不正確太歧視女性的分類法了,但這樣一比喻,也確實容易記。



▲情境圖(攝影:NIKOLAY OSMACHKO)

至淡至清至雅的品茶體驗

 

雖然不懂茶,但等待和欣賞一杯龍井的完成,真是享受。小巧扁平狀的茶葉,在水中芽心、芽葉緩緩舒展開來,如綠色精靈般上下舞動浮沉,茶色漸顯,此時輕輕搖晃玻璃杯助香氣釋出,好了,可以喝了,初入口淡極幾近無味,飲後,舌齒唇頰之間,一種說不出的清香縈繞許久,至淡至清至雅。

 

喝了人家三杯茶,總不能空手離開,於是買了二兩「姑娘茶」,200人民幣,「再拿點寶寶茶啊,真的是很好,營養價值最高……」無奈我堅持喝不懂,一兩160人民幣,對外行人來說太浪費了。

 

繼續往前走,另一個茶亭,茶人也說是他親手炒製的,可是平均價格整整便宜了一半!他也不説什麼寶寶茶姑娘茶,就泡了三杯要我試,告訴我一兩45元的最划算,好喝又不貴,而且春茶沒灑農藥,過了穀雨天熱了,蟲多了,夏茶農藥用得多,別買。比起上個老闆娘的流利口才,他似乎更可信?好吧,再買2兩,拉低平均價格,就算上當也沒有虧太多。大腦的理性部分完全知道這樣的行為經濟學很好笑,但擋不住貪小便宜的非理性心態。

 

這,就是西湖龍井買茶記。有沒有上當呢?很難說,機率應該不小。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西湖龍井,來自西湖邊綠油油美麗茶園呢?這,也很難說,可能是從鄰近蕭山地區收購而來加工的,畢竟湖畔的農家産量哪能應付這麼多觀光客。回到台北,這4兩龍井茶卻成為最愛,相較濃冽的凍頂烏龍,未經發酵直接炒製的龍井新茶,於我更適口適心。

 

不死心,不願放棄僅存的這一小把過期龍井,照著茶農當時說明:先熱杯,若是沸水必須靜置降溫至75℃至85℃左右再沖泡,龍井嬌嫩,水太熱反而破壞營養泡出苦澀味。看著枯褐色的陳茶在美麗玻璃杯中浮沉,罷了,還是倒掉吧,就讓曾經的美好留存於記憶中,期待下一次的相遇。



▲攝影/余宜芳

欲聆聽文章朗讀,請至:beyond beyond好生活 EP1|雨前龍井買茶記 | beyond beyond


收藏
訂閱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