°C
2024.11
28THU
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,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,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。 ──《請問財富.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》
生活家養成記

人類一思考,上帝就發笑──如何避開思維陷阱,減少錯誤判斷?

「所以你們研究的不是人工智慧?」「不是,我們研究的是天然蠢,不是人工智慧。」人的大腦有少偏見與直覺,導致人做出錯誤的判斷。人的非理性思考才是常態。我們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,做出更理智的判斷?

沈維君

2021-06-09

收藏
訂閱
分享
beyond beyond

攝影:Kaboompics .com/Pexels

「當人們該服從時拒絕服從,該有創意時沒有創意,就會出現問題。」(《橡皮擦計畫》)


但,何時該服從,何時該跳脫框架,發揮創意?我們往往無法正確判斷,於是在該服從的時候耍叛逆,在該違反常規時乖乖聽話。前者造成混亂,後者造成盲從。

你正悄悄踏入思維陷阱

正如讀書會一開始,主講人余宜芳所說:「我們遠比自己所想得還要不理性。我們的決策與判斷,不論是對人還是對事,都是有偏見的。」然而,我們常看不見自己的偏見,問題由此而生。

在閱讀《橡皮擦計畫》時,這段話便如當頭棒喝。

或者,此刻你仍覺得自己的判斷不會出錯?沒關係。宜芳為了呼應這本書的實驗精神,拿出幾張手寫的測驗題,要大家在五秒內寫下答案:

1. 1×2×3×4×5×6×7×8,答案是多少?
2. 8×7×6×5×4×3×2×1,答案是多少?
3. 在有六個小孩的家庭裡,哪一種出生順序,發生的機率比較高:男、男、男、女、女、女,還是女、男、男、女、男、女?
4. 生五個兒子和一個女兒,還是生三男三女的家庭比較多?

混淆視聽的經驗法則

說起幾個常見的思維陷阱,宜芳提到,我們很容易用經驗法則取代機率法則。

比方說,回到前面第三、四個問題,大多數人會覺得「女、男、男、女、男、女」發生的機率比較高。為什麼?因為人們覺得出生的性別是隨機的,而第二種情況看起來「比較像」隨機發生。

但,其實不論是第三、還是第四個問題,正確答案都是一樣多。

宜芳又提到一例:若半夜看到一個五、六十歲的流浪漢,他搖搖晃晃昏倒了,我們第一個判斷通常是他喝醉了。但,他有沒有可能是腦溢血或其他毛病?我們往往不會想到這個可能性。

這就是過去經驗造成的思維陷阱。



可得性偏誤——你以為你在思考,其實是被記憶牽著走


《橡皮擦計畫》中提到一個實驗,他們召集一群大學生到教室,告訴他們接下來的實驗目的是研究英文字母出現的頻率,假定已經選了某個文本,並記錄每個字母出現在不同單字的首字和第三個位置的頻率高低。然後,要求他們在沒有字典與文本的情況下,回答問題:

「字母K比較有可能出現在:一、第一個字母的位置;二、第三個字母的位置。請擇一打勾。我估計兩者的比例是_____:_____。」

結果大多數人選擇一,認為兩者的比例是2:1。但其實K出現在第三個字母的機率較高。

為什麼人們會做出這樣的判斷?因為受到記憶扭曲。顯然,要記起以K開頭的單字,比記起K在第三位置的單字容易多了。

也就是說,在腦海中浮現的「可得性」愈高,人們就會下意識覺得它的發生機率愈高。

舉例來講,太魯閣號發生意外之後,很多人馬上退票。但以機率來講,馬上再發生意外的機率很低。但生活情境、最近發生的事情,都會改變你的判斷。這個實驗提醒大家,心智很容易被記憶欺騙。

定錨效應——被操弄的大腦

除了記憶,人的心智也很容易受到不相干的事件或訊息影響。

回到前面第一、第二個問題,請在五秒內回答:
1. 1×2×3×4×5×6×7×8等於多少?
2. 8×7×6×5×4×3×2×1等於多少?

當然,五秒太短暫,不足以計算出答案。但,照理來說,兩道題的答案一樣,即便用猜的,大家猜測的數據應該也相差不遠。結果,沒想到天差地遠,第一組猜測的答案是512,第二組是2250(正確答案為40320)。

宜芳進一步舉例,比方說,你即將開定價會議,在那之前先去逛超市,看到喜歡的蘋果,價格昂貴,結果你開會時,就會往高價去定。但如果你看到的是物超所值的東西,後來定價時就會偏低。

你以為自己是經過思考才下的判斷,其實你的大腦被操弄而不自知。


攝影:Andrea Piacquadio/Pexels

峰終定律——最後的印象最深刻


不僅僅是人的思考與判斷會受到扭曲,我們的痛苦與快樂也會受到混淆。

宜芳舉書中的實驗為例:第一次實驗,請人們把手放進冰水中一分鐘;第二次則為時三分鐘,不過在倒數一分鐘時,偷偷將水溫調高一度,減輕疼痛感。結果大多數人都認為第二次實驗比較不痛苦,儘管疼痛持續時間更長。

又比方說,大腸鏡檢查過程十分痛苦,令人恐懼,人們往往逃避檢查。但大腸癌如果能早期發現,多數病患都可以存活,所以大腸鏡檢查至關重要。那麼,要如何改變患者對大腸鏡檢查的記憶,忘了過程中的痛苦?

在一個大腸鏡的實驗中,醫生花了一年時間分成兩組實驗:A組接受檢查之後,立刻將管子從肛門退出;B組則是結束後,讓管子在直腸內多停留三分鐘。這多出來的三分鐘雖然不會很舒服,但至少沒那麼難受。

客觀來說,B組患者和A組患者除了承受一樣的痛苦之外,還要多加三分鐘的不適,他們應該會覺得比較痛苦才對。沒想到,詢問的結果,B組患者的痛苦程度低於A組,也更願意再次接受大腸鏡檢查。

這就是「峰終定律」(peak-end rule):「只要在一件痛苦的事情結束前做些安排,就能扭轉整個過程的感受。」

宜芳笑說,大家是否留意到,許多旅行社安排的食宿,一開始比較差,但最後一天一定會安排最好的旅館與餐廳。當我們描述顧客體驗時,最後的記憶就會影響我們對整體行程的評價。

透過閱讀,訓練我們的懶腦袋動起來

除了上述這些,《橡皮擦計畫》還記錄了更多思維陷阱。這些陷阱影響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判斷,當個人成為醫生時,就會影響醫療判斷,進而決定病人的生死。衍生來看,這不光是心理學的問題,對經濟學、公共行政、醫療界也都是十分重要的問題。

如何避免在不自覺中掉入這些思維陷阱?除了閱讀《橡皮擦計畫》,宜芳最後還推薦大家閱讀德國作家理查.塞勒的《行為的藝術:52個非受迫性行為偏誤》,以及《誰說人是理性的》、《推出你的影響力》、《不當行為》、《快思慢想》等書,透過閱讀這些前人的智慧,或許我們可以一窺真相:「人不是笨蛋,但為什麼會犯如此可笑的錯誤?」

收藏
訂閱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