°C
2024.12
01SUN
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,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,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。 ──《請問財富.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》
每月選題

自以為的體貼,有時最傷人

無論跟誰碰面,都只要稱呼「對方本身」,並詢問「跟對方自身有關」的問題就好。

朴相美

2021-08-19

收藏
訂閱
分享
beyond beyond


攝影:Andrew Neel/Pexels

四十歲的未婚女性朴善英接到車子維修完畢的電話後,便前往汽車維修中心,負責人很親切地跟她說:「太太,車都修好了,您先生沒有跟您一起來嗎?」

 

「太太」這個字眼令她很不舒服,在聽對方講解費用時,對方提起「先生」兩個字也令人很不愉快,她深吸一口氣,努力維持笑容,用溫柔的聲音鼓起勇氣說:「希望您可以稱呼我為客人就好,您把報價單講給我聽即可,我聽得懂。」

「好的,這位客人,零件更換的部分⋯⋯。」

四十六歲的金恩英來到手機賣場,一位二十歲出頭的青年過來向她介紹產品。

 

「伯母,這款是今天的活動商品,可以享有最多優惠!」青年在開始講話之前,一定會加上「伯母」這兩個字,雖然偶爾會聽到別人這樣稱呼自己,但總是覺得很不舒服。如果她在大學時就生孩子,應該可以生出跟這位青年一樣大的孩子,但年紀並不足以構成她被稱呼為「伯母」的理由,於是金恩英笑著說:「不能直接稱呼我為『客人』嗎?」

 

青年用「這個人還真挑剔」的眼神看了她一會兒,然後改口稱呼她為「客人」。

 

不知道稱呼顧客的規範當中是不是有「有年紀的女性一律稱為太太」這種規範,以至於大多數的服務業從業人員都把太太兩個字掛在嘴邊。雖然國語字典裡明定太太是「老師的夫人」、「別人的夫人」或「年長者的夫人」,是一個尊稱,但即便是基於尊稱他人而使用這個稱呼,卻仍是以「所有年紀大的女性都是某人的夫人」這種刻板印象為前提,所以會讓人聽起來很不舒服。推測修理汽車這種事都是由男性負責,所以詢問「先生是否同行」其實是一種失禮的表現。

 


攝影:RODNAE Productions/Pexels

「伯父」、「伯母」等源自於親戚的稱呼也是一樣,雖然有些人會很自然地認為這是用來稱呼不特定對象時的話,但也有不少人覺得這很不舒服。也並不是所有年紀大的女性都有孩子,她們有可能沒有結婚,也可能即使結婚卻因個人選擇而沒有生孩子、也可能想生卻生不出來,更不希望人們對他們使用的稱呼帶有「有年紀的男性與女性都有孩子」這種刻板印象。

 

就像未結婚的四十多歲男性被稱呼為「伯父」會不高興一樣,每個人在選擇稱呼時都應該要記得,所有年長的男女都有可能不是他人的配偶或父母,這樣才是真正為他人著想的行為。一定要記得,我們自以為的「體貼」,也有可能造成他人的不愉快或不舒服。

 

別讓自己成為善良的歧視主義者

 

沒有合適的稱呼時,就稱呼對方為「客人」就好。嚴格來說,「顧客」加「尊稱」在文法上也不正確。「顧客」本身即具備「尊稱來購物的客人」之意,後面不需要再加上任何「尊稱」,如果想要更尊稱對方,那可以稱呼「先生/小姐」就好,因為「先生/小姐」就是尊稱他人的用詞。



攝影:Pixabay/Pexels

我母親雖然年逾七十,但走進店裡時若聽到店員稱呼她為「奶奶」,她會直接掉頭就走,我朋友去銀行買基金聽到負責人一直叫她「太太」,覺得很不舒服,因而更換主要的交易銀行,以上的事蹟都能夠證明人們其實對他人「稱呼自己的用語」非常敏感。如果我在同理心教育課程上提起這件事,就會聽到各式各樣的例子。

 

「我家因為遺傳的關係,只要超過四十歲頭髮就會變成白色,我才四十五歲左右,但頭髮已經幾乎全白了,聽說染髮對眼睛不好所以我沒有去染,但每次都要聽人家叫我『伯父』。我家老么現在開始上幼稚園,為了不被誤會我只好去把頭髮染黑。我想很多人大概是以為『伯父』這個稱呼比『顧客』或『客人』更有禮貌吧!」

 

「我們社區裡有間新開的水果店,有一次我去那裡買了一箱的水果,年輕的老闆彎腰鞠躬問候我,然後免費送我三顆超大的香瓜跟我說:『伯母,這送給您的先生吃。』我因為覺得難過,就沒有收下那三顆香瓜,然後也再也不想去那間店了,因為我先生二十多年前就過世了。現在聽到別人提起我先生我還是會哭,也會覺得自己很可憐,要是先生剛過世的人一定會更難過。他直接說『這是送的,請您好好享用』該多好……」

 

還有,我們也需要慎選自己的提問。



攝影:RODNAE Productions/Pexels

「我結婚二十年了,但孩子在三歲時因白血病過世了。有時候參加婚喪喜慶等活動時,會遇到數十年沒見的親戚長輩,有些人會問『孩子都大了吧?應該跟你一樣,是個很會讀書、很有成就的孩子吧?』雖然對方不清楚事情的原委,以為這些是善意的好話,但每次聽到這種話都會讓我很難過,進而不出席這類的活動。陌生人隨口問我孩子幾年級了、幾歲了的時候,我也會覺得難過,雖然我知道他們並沒有惡意。」

 

「有時候去參加家長聚會,氣氛會突然變得像是聯歡會,大家開始互稱姊妹,開始改變對彼此的稱呼。乾脆叫『○○媽媽』我還覺得比較好,但大家卻對我說『妳是最娃娃臉的一個,應該是年紀最小的吧?姊姊們會好好照顧妳的,妳是哪一年進大學的?』其實我沒有讀大學,這種要揭露自己學歷的事情真的讓我覺得很丟臉,那天發現自己原來對這件事感到很自卑,之後我就不再參加聚會了。」

 

看完上述問題,各位應該覺得很頭痛,不知道以後該怎麼稱呼對方,覺得乾脆不要詢問與家庭相關的私人問題。不過其實這並不難,無論跟誰碰面,都只要稱呼「對方本身」,並詢問「跟對方自身有關」的問題就好。請記得無論自己的立意再良善,問題都可能讓對方感到不愉快。



本文內容出自聯經出版《給總是因為那句話而受傷的你》
更多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方法|http://go.beyond2.to/3nfjgy




收藏
訂閱
分享